三秦铁壁:山河血泪铸就的抗战奇迹黄河咆哮,秦岭巍峨,日军横扫大半个中国,却到1945年投降都没能踏进陕西一步。 不是不想,而是啃不动这块“硬骨头”!
1938年,日军集结23万兵力强攻陕西,汽艇、毒气、重炮全用上,结果连黄河都没渡过。中条山战场,陕军孙蔚如部以2万伤亡硬扛日军3个师团,尸体堆成山也没让敌人前进一寸。黄土高原的沟壑里,八路军专打“半渡而击”,日军坦克陷进百米深冲沟成了活靶子;秦岭栈道上,滚石地雷把日军精英砸得人仰马翻。
陕西百姓宝鸡纱厂在山洞里照常织布造军装,学生把早饭钱捐给前线,连乞丐都往募捐箱里扔铜板。太平洋战争一开打,日军连陕西边都没摸到就败退了。 这哪是打仗? 是拿血肉往铁板上撞!
天堑防线:黄河怒涛吞没“三个月亡华”狂言1938年开春,日军第五师团冲到山西风陵渡,隔河就是陕西潼关。 鬼子架起浮桥想强渡,对岸28师早埋伏好了。 黄河水裹着冰凌冲下来,流速每秒8米,比三峡还急。 日军汽艇刚下水,迫击炮弹就像下饺子似的砸过来,两个小时炸沉十几艘,残骸漂到三门峡才被人捞起。
日军不死心,调来重炮连轰潼关三天三夜,城墙炸成废墟。可等步兵划着橡皮艇渡河,船到河心就被浪掀翻。 西岸守军机枪手趴在工事里喊:“送上门当活靶,不打白不打! ”一梭子弹扫过去,河面漂满黄军装。
700公里晋陕黄河,能渡兵的渡口就三处。 中国军队早把渡船全沉了,岸边埋三层地雷,铁丝网缠得比蜘蛛网还密。 日军参谋部哀叹:“这不是河,是烧红的烙铁! ”
死亡陷阱:机械化部队栽进黄土高原硬渡不行,日军改走“偏门”。 1939年派一个联队穿越吕梁山区,想从北边摸进陕西。结果坦克刚进黄土塬就傻眼了表面看是平地,走近才发现百米深冲沟纵横交错,骡马都得踮着脚走。
工兵拿铁锹填沟填到吐血,八路军的子弹却从沟顶“嗖嗖”飞下来。 夜里更绝:游击队摸进营地偷机枪,天亮时日军发现重武器全没了,只剩张字条:“借去打鬼子,打完还你”。
这支联队爬了半个月,连陕西边界影子都没见着,伤亡超三成,弹药耗尽,连滚带爬撤回山西。 日军战报写满憋屈:“地图上十公里,走起来像长征! ”
绝壁天险:秦岭栈道成了“日军坟场”北线失败,日军盯上秦岭。 1940年,一队精锐带着折叠舟和绳索进山,想翻越海拔3771米的太白山直插关中。
刚进北麓就栽跟头炮车卡在悬崖栈道上,拆成零件才扛过去。 中国军队更狠:等日军爬到半山腰,突然引爆炸药。 两边巨石轰隆隆滚下,把队伍切成三段。 夜里气温骤降到零下,冻僵的鬼子哆嗦着生火,八路军的手榴弹顺着火光砸过来。
侥幸活命的日军哭诉:“栈道宽不过三尺,脚下是万丈深渊。 中国兵在对面山头唱山歌,我们连枪都举不起来! ”
血肉长城:四十万大军死守八百里秦川天险再强,也得有人守。 潼关城头,胡宗南二十万中央军架起迫击炮;黄河西岸,八路军359旅修了三千多个碉堡。 最惨烈是中条山血战陕军第四集团军死守三年,打退日军11次进攻。
1941年5月,日军发动第十一次总攻。 守军营长邓祥云带伤冲进敌群拉响炸药包,火光中吼声震天:“陕西娃不怕死! ”那场仗打完,中条山崖壁被血染红,单是扶风、千阳两县民夫就战死150人。
百姓也没闲着:西安学生组成担架队抢救伤员;宝鸡申新纱厂在窑洞里坚持生产,每年织布16万匹做军装;连延安农民都白昼躲轰炸、夜里摸黑抢收粮。 美国军事观察团直咂舌:“这哪是防线? 是刀山火海! ”
困兽之斗:日军被“绞肉机”拖垮眼看强攻无望,日军启动“五号作战计划”,调40万兵力要死磕陕西。 可太平洋战争一爆发,兵还没集结就被调往东南亚。
前线的鬼子更惨:骡马队日均走不了五公里,士兵饿得啃树皮,平均体重从112斤掉到94斤。 1944年豫湘桂会战,日军冲到河南已是强弩之末,望着陕西方向干瞪眼。 东京大本营哀叹:“陕西战场是帝国陆军最大耻辱! ”
轰炸成了最后手段。 八年抗战,日机空袭陕西567次,延安城被炸成废墟。 可窑洞兵工厂照样造子弹,学生顶着硝烟上课。 西安防空哨锣一响,全城瞬间躲进防空洞,高射炮追着日机打。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全国配资公司,炒股加杠杆app,股票配资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